最壞的時代,也許就是最好的時代。在疫情狀況充滿不確定性的當下,我的第四本書《走過道謝、道歉,可以無憾道愛、道別》上市了。
電影是我的興趣,也是生命中很大的養分,常常在看了某一部電影之後,除了玩味裡面的情節和內容之外,還會有很多和自己專業上的聯想。於是這本書和之前的書有些不同 :我從25部電影當中,擷取了32個跟老年照顧和安寧療護有關的生命思考,分享給大家。
這25部電影,有些可能是從來沒看過的,那我想把這些電影介紹給你,絕對深刻好看又充滿學習;而有些可能是你聽過或看過的,像是《復仇者聯盟:終局之戰》、《可可夜總會》、《靈魂急轉彎》,但看過也沒關係,甚至更好,因為讀者可以從一個不同於以往的角度去觀看這部電影,認識到老年照顧和安寧療護的許多層面。
我在書裡有提到,這本書當中的很多電影,都是在疫情發生之後看的。在疫情期間出書,也許很多人會覺得不是一個聰明的決定,但是,當我把這本書的內容再看一次,我發現,其實書裡的內容,和跟現在我們面對的困難,是一致的。
COVID-19疫情發生之後,促使了很多人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生命,哪些是重要的,哪些是不重要的?這一年多來,我們發現,來到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門診的民眾,比以前更多。大家都藉由疫情了解道生命的無常,也藉由疫情體會到,「生命很多事必須提早準備」的重要性。這本書的第一章,我用了三部電影《親愛的房客》、《血觀音》、《繼承人生》來說明什麼是預立醫療照護諮商,以及當它啟動的時候,會發生什麼事?
面對疫情,大家都不好過,特別是在我們的親人被確診,甚至不幸過世之後。前幾天,朋友在臉書上表達憤怒的情緒,因為他聽說居然有死亡病人的家屬,準備要對醫療人員提告。我回應他:「那是因為,巨大的悲傷沒有時間被同理傾聽......」面對死亡,我們如何跨越悲傷?如何可以跨越那些憤怒的情緒?如何跟家人善別,讓之後的日子可以善生?我用了七部電影,像是《與神同行》、《意外》,用一個章節講「面對死亡」這件事。
當疫情沒有被控制住的時候,你會發現,我們自己和周遭的人,都是充滿情緒的。每天看著電視新聞、確診的數字、他們的足跡......無形之中產生的焦慮、緊張、不安、煩躁、恐懼、憤怒。我們開始指責別人,「為什麼是我?」「為什麼不是我?」,開始防衛,開始用一種不是屬於自己的樣子來溝通。在這本書的第五章,我用了五部電影,像是《腦筋急轉彎》、《寄生上流》、《一代宗師》,來讓大家了解,如何看見並且面對自己的情緒,以及如何溝通回應別人的負面情緒。
這本書最後一章,我想回答的問題是,當大災難來臨的時候,我們可以抓住的東西是什麼?當外在的世界紛擾,我們如何能看見生命獨特的價值觀,找回真正的自己,追尋靈性的平安?我用了四部電影:《一路玩到掛》、《一級玩家》、《冰雪奇緣2》、《心靈點滴》,希望能幫助大家發現,你比你自己想像中的更好,更能幫助別人,更充滿愛。
其實,道謝、道歉、道愛、道別,不一定要等到生命的最後才說,今天就可以跟家人、跟朋友、跟心愛的人說:
謝謝你照顧我,陪伴我走到現在。
如果之前有對不起你的地方,請你原諒。
一路以來你辛苦了,我真的好愛你。
如果有一天發生什麼事,也沒關係,因為我們都會在另一個世界再見面。
「道謝、道歉、道愛、道別」是人生的密語,謝謝幫我推薦的老師、朋友們,謝謝我最愛的家人、好友、同事們,希望大家喜歡這本書。
新書連結
https://www.books.com.tw/products/0010892655
#走過道謝道歉可以無憾道愛道別